法王新闻 | 2006年01月

『宗門實修』四共加行•第八堂课

THE FOUR ORDINARY FOUNDATIONS•Session8

༄༅།། ཐུན་མོང་གི་སྔོན་འགྲོ་བཞི།། ༨

点击图片切换大图/小图

uploaded on 1/2/2022
last updated on 9/1/2022

時間:2006年01月02日
地點:印度 瓦拉那西 创古智慧金剛大學
翻譯:堪布丹傑
整理:釋仁居
校对:堪布丹傑

菩提心的发起与修持

藏中音频

2. 念恩 being mindful of their kindness དྲིན་དྲན།

無論是我們親生的父母或是利益的父母,都對我們有恩情,有的能數,有的是數不出來的恩情。其中,最重要的恩德,就是救命的恩德。

譬如當我們遇到危險時,最重要的就是我們的救命恩人。

就像救命恩人的恩德很大,但父母的恩德是更大的。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如果父母在我們誕生到能獨立自處之前的任何一天,把我們丟下不管的話,我們就會沒命 的。所以父母之恩是非常大的,他們不僅照顧我 們一天而已,他們月月、年年的陪伴、照顧我們,所以說父母對我們有千百次救命的恩德。

或許有人認為,不見得所有父母都會這樣盡責地照顧孩子,像是母龜,生了蛋之後就離開了,或者有的父母親的 確不好;但無論如何,在這裡說到念恩,指的是思念對我們有恩的父母。總的來講,所有眾生都需要依靠父母親,所以都是有恩的。

3. 报恩 repaying their kindness དྲིན་གཟོ།

當我們思惟父母的恩德,這念感恩的心清晰,我們就會想要回報。當我們念恩的心愈強時,報恩的心也會愈大。

4. 慈心heartwarming love ཡིད་འོང་བྱམས་པ།

慈心的意思是一種珍愛,珍惜的意思。

有一個故事,巴楚仁波切和一位大弟子,兩人在卓千寺雪山中閉關的時候,有一天,巴楚仁波切問弟子:「你想媽媽嗎?」由於這位弟子認為,出了家,就應該要拋 棄一切,所以弟子便回答:「自從跟隨你的那天 起,我就捨棄了家鄉、父母與親人,所以不想媽媽。」巴楚仁波切說:「你這種觀念是錯的,一切萬法的根本是菩提 心,生起菩提心的因是思念母恩,這樣說來,你生起萬法的根本是乾枯了。真是糟糕啊!」之後,巴 楚仁波切為這位弟子開示母親具備怎麼樣的大恩,並要求這位弟 子以幾個月的時間,專門修行思維母親的恩德。之後這位弟子忍不住地想要回去見母親,所以向巴楚仁波切請假,巴楚仁波切平時是不喜歡接受供養的, 但是那天, 巴楚仁波切卻命令弟子說,在回家的路上,所有接受的供養,都要拿回去給母親,並且命令弟子要待十多天,才能回來。後來這位弟子探望母親回來時,講到母親的 恩德,都會禁不住的熱淚盈框,巴楚仁波 切見了很是高興,指著這位弟子說:「你們看看!我的孩子!他建立了萬法的根源啊!

Bamboo评论:Bamboo的母亲,Bamboo是真的想不起她有什么恩德。所以,做这个观修时,Bamboo只能念大宝的恩德,而他也的确做到了远超母亲般的恩德。

當我們談到慈愛心時,它有壞與好兩方面。

有時我們的愛心,會讓自己變得無法自主好像被綑綁住、束縛住一樣。

我們修持菩提心,一定要具備什麼呢?就是心中要常保一種悅意、歡喜的心,這對修持慈心與愛心有很大的幫助。

平時一個我們討厭的人犯了一點小錯誤,我們會覺得是大事;然而我們喜歡的一個人 可能做錯了很多事,但我們會覺得只是小事。這些差別就在於我們有沒有悅意的 慈心。所以我們應該隨時保持悅意的慈愛心,未生起令生起,已生起令它保持、增長。如果以悅意的慈心配合佛法的修持,這對我們菩提 心的開展會非常有幫助。

5. 悲心compassion སྙིང་རྗེ།

悲心的意思是希望離苦的心。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一個痛苦的法門。但我覺得,由悲心而產生的苦,跟一般苦樂的苦是不一樣的。苦樂的苦,會讓我們無法忍受、無法 自主。但是修持悲心而產生的苦受,或者可以說 當這種悲心的感覺生起時,它是有力量的,是一種想要消除苦的力量會生起。所以談到悲心的苦和一般苦樂的苦是不 同的。另一方面來講,有的人覺得好像修了悲心之後,反而更苦了,這可能是修持的方法錯誤。

為什麼這麼說呢?因為我們的我執沒有去除,很有可能愈修持慈悲反而我執愈強。比如說執著「我的」母親病了,「我的」兒子病了;雖然他是有慈愛心,但是因為 夾雜著我執;而我執是一切痛苦的因,本來沒有 一個我存在,但是我們執著有我;因此依有我的慈悲行為而造成的痛苦,不是因為修持慈悲心而產生的,其實是由我 執所產生。

6. 增上意樂心resolute thought ལྷག་བསམ།

增上意樂心有兩種意思;一是我承擔一定要幫助眾生離苦得樂,成就佛道,具備這樣一種堅定的善心與熱忱。另一個意思是指我自己一個人承擔利益眾生。總之,增上意樂心有堅固與承擔的意思。

7. 發菩提心 bodhicitta motive of enlightenment བྱང་ཆུབ་ཀྱི་སེམས།

依靠前六個因能夠產生這菩提心的果,菩提心包含兩種意義:一是緣眾生利他的大悲心,二是緣佛果的大智慧。

以上就是因果七種次第修持菩提心的方法。

學員提問:

問:尊貴的法王,弟子一定要到阿彌陀佛極樂淨土,除了念佛、憶佛之外,還必須具備何種條件?修持何法呢?弟子深怕業力牽引,無法到達淨土,阿彌陀佛!

答:投生淨土需要具備四個因:憶佛念佛、積聚資糧、發願、發菩提心。

這裡的重點是,我們不僅要行善,而且在做善事時,要有清楚的目的與願望,也就是清楚地發願要投生西方極樂淨土。

另外還要憶念淨土或是明觀淨土,這不是想著淨土的外貌有多漂亮、多莊嚴,不是這個意思,而是要更深刻的思維,我們所憶念的這個淨土,是由阿彌陀佛的大願和 本智所成就的一個清淨佛土。為什麼要這樣去想 呢?因為平時我們都充滿著太多不淨的觀念、不淨的相,最後造成的果是不好的,所以平時要多觀想清淨國土。

再來也要多念佛號。阿彌陀佛是主要的,但也有特殊因緣的方法。舉例來說,在古代要晉見皇帝,是不容易直接見到的,需要透過一些管道,透過大臣來引見才能見 到國王。同樣,我們也可以透過觀音菩薩和大勢 至菩薩,唸誦他們的咒語,觀想他們的身形,這是幫助我們通往淨土,晉見阿彌陀佛的一個好方法。

還有發菩提心是非常重要的。為什麼要發菩提心呢?因為阿彌陀佛的淨土是指大乘的淨土,所以我們一定要具備這樣的善因,即是發菩提心。

很多人一談到西方淨土,會覺得淨土遠在天邊,或是像經典形容的是在無量世界他方的一個地方;總之,我們會覺得西方極樂淨土遙不可及。事實上,如果有這樣的 認知,經典說,我們將很難投生到淨土。那麼我 們應該如何來觀想呢?我們現在這個地方、環境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淨土。透過這樣的觀想,將幫助我們在往生的那 一刻,無障礙的直接投生淨土。就好像投生到無色界的眾生,他是當下這個地方就轉變成無色界,而 不是到了另外一個地方去;同樣我們也可以在往生的當下,就投 生極樂淨土。為什麼呢?因為極樂淨土它是無障礙的。


問:如何讓菩提心相續?及如何不退菩提心?

答:讓菩提心相續的方法,就是在平時保持正念和正知。如果心中無法長時間保持,也可以口上多念一些發心文,或也可寫一些發菩提心的文字貼起來,提醒我們要 發心、要生起菩提心。尤其聲音、語言的力量是 很大的,譬如別人對我們說了一句粗話,我們馬上會生氣;一句讚嘆的話又讓我們開心不已。所以語言的力量是很大 的。同時,隨時自己要保持正念不散亂,就像一個監視者,隨時觀察著自己的一言一行,第八世大寶 法王米覺多傑說過:「繫綁腰帶時,要觀察自心如不如法,不能 輕忽,而要提起正念、保持菩提心來繫綁。」同時也提到:「走樓梯時,也要思維或口中唸說:現在正在登上菩提大道。」隨時都要這樣提醒自己,不忘菩 提心。


問:未來是否可以培養更多的喇嘛學習中文可隨仁波切來台弘法?透過豐富的佛學知識,可以讓更多修密的行者、金剛師兄能獲益良多,而不只是灌頂,也能得到寶貴的知識,在修行的路上能得到殊勝的果實。

答:謝謝!(因為這不是問題,所以要說謝謝!)

非常好,謝謝大家。

视频 Video

点击播放或下载 Click to play or download
Youtube

上一篇:『宗門實修』四共加行•第七堂课